Sunday, July 14, 2024

感恩有你,振华中学

 

1960年,我在武来岸小学毕业了。当时父亲有两个选择,第一是把我送去12公里外的冷京国中,第二则是安排我去32公里外的芙蓉继续读书。从我家乡到芙蓉读书的学生,不是去振华国民型中学,就是中华独立中学。

 

我父亲最后选择了振华国民型中学。国民型中学也就是改制中学,1957年从独立中学改变成政府学校。除了华文和国文科外,其他科目则是以英文作为媒介语。

 

从经济的角度来看,父亲做了个明智的决定。因为振华中学是政府学校,与独中相比,能节省学费和其他学校开销,多少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。

 

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父亲这个决定,却间接上帮了我去完成中学教育。虽然振华中学的主要媒介语为英文,但却具有华文学校的环境,华文华语倒成了主要的沟通语文。对只懂得华语和客家话的我来说,确是帮助了我减少许多在新环境的学习障碍。

 

相对之下,弟弟却没有我这么幸运。父亲可能想减轻两个孩子上学的负担,小学毕业后,把他送到冷京的国民中学就读。其媒介语同样是英文,不过华裔学生却是少数,大部分都是来自附近甘榜的巫裔学生。弟弟在一个全新和陌生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读书,所面对的问题肯定比我多。

 

也许是这个原因,他的成绩一直差强人意,勉强念完初中也就停学了!如果当时父亲把我送到这所学校念书的话,我也可能和我弟弟一样,初中就离校了!

 

1967年,我高中毕业了。在振华读书的那段日子,最令我感到欣慰的事,那就有机会学习华文和中华文化,明白中庸之道和儒家思想的人生哲理,让我出来社会后,受益不浅,也是我最大的收获。

 

当时,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继续到大学深造,其实我一直都想早点离校找份工作,以便减轻母亲的负担。我在毕业特刊还写了一篇文《燕归何处》,描述一只小鸟,毅然离开温暖的鸟巢,寻找一个更美好的春天,其实那正是我当时心情的写照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出来工作后,才深深体会到,没有大学资格,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,那时才想到要去念大学。然而,要进入大学读书,必须先要有高级剑桥文凭,因此我以剑桥文凭,用私人考生的身份,自修苦读数年后,终于考获了高级剑桥文凭(HSC)。

 

1973年,离开振华中学6年后,终于到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报到,实现了我的大学梦。那时我已是25岁了!

 

如果当初,父亲不是把我送到振华就读,我很可能初中就离校了。因此,能在振华完成我的中学教育,我是很感恩的!

 

蓦然回首,离开振华已有57年了,母校还刚庆祝了100周年校庆,我很高兴母校还不停的茁壮成长,除了振华一校,如今已有振华二校。我也深感骄傲,20年前,在申请和兴建二校的过程中,我也有机会参与并尽点绵力,也算是报答母校的培育之恩。

 

我们感恩历任董事部的成员和在母校执教过的所有老师。我也希望学弟学妹们,自强不息,力争上游。谨记:今日你以振华为荣,他日振华以你为荣!

 

但愿振华一二校明天会更好!

 

 

 

 



12/7/2024